iT邦幫忙

2021 iThome 鐵人賽

DAY 15
1
Software Development

Obsidian 雙向鏈結型筆記工具研究與應用,打造屬於個人的專業知識圖譜系列 第 15

Day 15 : 筆記篇 02 — 使用「漸進式總結」來寫筆記,逐步萃取出高含金量的知識內容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前言

這是 Obsidian 使用教學 — 筆記篇的第 2 篇文章。

上一篇文章 中,我說明了:

  • 傳統寫筆記方式的問題 — 標題難辨識、沒有脈絡、沒有狀態
  • 解決此問題的方法 — 建立一套可持續迭代的筆記系統
  • Metadata 在這套系統的重要性

如果還沒閱讀過的人,我建議先去閱讀上一篇文章。

「可持續迭代的筆記系統」包含了 Metadata 和筆記區域,這一篇文章我們接著說筆記區域。

在筆記區域中,我使用了一個叫做「漸進式總結 (progressive summary)」的方式來寫筆記。這套方法出自於生產力專家 — Tiago Forte 的《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: 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Designing Discoverable Notes》。

可持續迭代的筆記系統,包含了 Metadata 和 筆記區域

一、什麼是漸進式總結?

漸進式總結的概念

「漸進式總結 (Progressive summary)」是一種筆記整理方法,它能夠將筆記內容分層,依據我們的需要快速的檢視濃縮的知識、或是被解壓縮後的筆記內容。

參考下圖,Tiago Forte 的建議是分成 5 層 (5 Layers)。

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: 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Designing Discoverable Notes

實際在寫筆記的流程是:

  • Layer 1 : 將筆記直接貼到筆記軟體中。如果是網路上的文章,可能包含了「文章原文」以及「自己的筆記」。
  • Layer 2 : 針對「原文」使用粗體效果,將你認為比較重要的內容用粗體標註。
  • Layer 3 : 針對「被標註粗體的內容」用螢光筆效果,將你認為比較重要的內容用螢光色標註。
  • Layer 4 : 針對「被標註螢光色及粗體的內容」,用自己的話進行總結
  • Layer 5 : 針對「自己的總結」,用一句話來表達概念

我們從原文開始,逐漸篩選掉自己覺得不重要的資訊,將原先龐雜的內容精煉成一句話。這個過程是逐層遞進地 (progressively),就像是上方的圖片一樣 — 基於原始內容,慢慢地雕塑成我們思想的形狀。

漸進式總結的優點

使用漸進式總結最大的好處是:

依據個人使用需求,放大與縮小資訊顆粒度的使用。

例如當我需要寫「時間管理」類的文章時,我可以:

  • 只參考一則標題叫「使用番茄鐘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」的筆記
  • 也可以進一步參考這則筆記的總結,看到當初是哪些論點讓我萃取出「使用番茄鐘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」這個結論
  • 甚至更進一步參考原始內容的重點,看看是哪些觀念讓我寫下這則筆記的總結

當知識變得愈精煉,代表資訊顆粒度愈小 ; 反之當知識被「解壓縮」解釋時,則代表資訊顆粒度愈大。

資訊顆粒度愈小,愈方便我們組合與產出新的知識。

資訊顆粒度的關係

漸進式總結的優點

那使用漸進式總結的缺點呢?

我立刻想到的就是「花時間」,不過這項缺點是可以被克服的,我會在 [第三段 - 漸進式總結的可能疑問] 說明。

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個實戰案例。

二、將漸進式總結應用在筆記中

理解了漸進式總結的概念後,就會發現這套方法不但能有效地萃取知識、也方便未來的檢視。

直接看一個例子。下圖是我對《如何分類筆記?一套簡單又通用的分類架構 — PARA》的原文,使用漸進式總結所做的筆記。

使用「漸進式總結」寫的筆記

#Note 區域

我將「原文內容 (灰色英文)」 與「自己的想法(圖中的①)」直接貼在 Obsidian 筆記中,這是 Layer 1。(礙於版面太長的關係,我只截取一部分的原始筆記內容)

接著我使用粗體來標註「原始內容」的重要內容,參考下圖 ②。(因為我將粗體效果改成黃色,因此圖片中的粗體文字黃色)

接著我使用紅色來標註「粗體」的重要內容,參考下圖 ③。

到這裡我已經將原本落落長的「原始內容」,總結成 6 條重要的內容 (紅色**)。

#Note 區域

#Summary 區域

下一步,我重新消化 6 條紅色重要內容,並用自己的話重述在 #Summary 區域,如下圖 ④。

由於是用自己的話來重述內容,因此敘述的長度可能會比較長。

#Summary 區域

#Evergreen Note 區域

下一步,我 #Summary 的內容精煉成一句最重要的概念,如下圖 ⑤。

這裡的訣竅是:如果只用一句話來說明這篇筆記的重點,我會如何說這句話?

#Evergreen Note 區域

三、漸進式總結的可能疑問

漸進式總結的方法並不困難,但看完以上的介紹後你可能會有以下疑問:

  • 每一篇筆記我都要這樣做嗎?
  • 這樣做不會很花時間嗎?
  • Evergreen Note 是什麼意思?

每一篇筆記我都要這樣做嗎?

根據實際操作的經驗,我建議你每一篇筆記都這樣做。

在資訊爆炸的現在,最忌諱的就是做一個「知識搬運工」。如果你只是單純的從其他人手上複製/貼上文字,我肯定這樣的學習效果是非常差的。

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:

「Copy is fast but expensive」(複製快速但是代價高昂)。

當我們輕鬆地複製其他人的知識結晶、卻吝於自主思考時,表面上我們已經將知識收為己有了,但實際上只是浪費時間地搬運知識到另外一個數位倉庫中罷了。

這樣做不會很花時間嗎?

會的,這樣做需要花時間,但不一定要花 “很多” 時間。

Tiago Forte 建議使用漸進式總結時,可以抱持 opportunistic (具有機動性) 的態度。也就是:

從你已經寫過的筆記開始做起,未來寫新筆記時都採取這樣的方法。

我們不必追求自己的舊筆記都採取這樣的新作法,只要從現在開始執行就好。

Evergreen Note 是什麼意思?

Evergreen Note (長青筆記) 出自於 Andy Matuschak,是一套基於 Zettelkasten (卡片盒筆記法) 的筆記概念,我認為在實際使用上觀念更好理解。

我在《如何正確使用 Zettelkasten 筆記法?了解 4 種筆記形式的功能,以利後續筆記連結》提到了 Zettelkasten 的 4 種筆記類型:

  • fleeting note
  • permanent note
  • literature note
  • project-related note

Evergreen Note 是基於這 4 種筆記的概念,使用另外一種譬喻法來解釋筆記狀態的迭代。Evergreen Note 中有 3 種類型的筆記:

  • Seedling Note (發芽):筆記剛寫下,對於裡面的內容還在消化理解
  • Incubation Note (培育):重新複習一次筆記,並對筆記進行內容摘要
  • Evergreen Note (長青):能將筆記內容精煉出一句話、一段句子,並且加入到個人的知識網中。

專文介紹請參考《優化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,試試Evergreen Note (長青筆記)》。

四、總結

這篇文章介紹了「漸進式總結」的筆記方式。

透過一步步的總結,我們可以像漏斗般慢慢篩選出對我們真正有用的資訊,經過自主思考與總結,最後得到一句高含金量的知識內容。


上一篇
Day 14 : 筆記篇 01 — 了解 Obsidian 的 Metadata,建立一套可持續迭代的筆記系統
下一篇
Day 16 : 筆記篇 03 — 如何透過寫筆記幫助自己深度思考 ? 使用 HQ&A 筆記法,結合「費曼學習法」與「間隔重複」幫自己學得更好
系列文
Obsidian 雙向鏈結型筆記工具研究與應用,打造屬於個人的專業知識圖譜30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1 則留言

0
Ted Chen
iT邦新手 4 級 ‧ 2024-02-07 08:39:07

還好有堅持從頭到尾看到這篇,開始有感覺如何系統性的整理筆記了!

很感謝。

我要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